布装装修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装修知识

乐山沙湾装修公司有多少家实践与思考丨对沙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点击:[8]人次

沙湾,是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先生的故乡,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建区以来,沙湾区始终坚持基础为要,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今日沙湾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让沙湾走出生态宜居、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沙湾城市建设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城市建设现状

(一)城区规模及人口。

城区面积由建区时的2.1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8.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建区时的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6.5万余人,全区城市化水平达54%。

(二)城市道路网络布置。

我区按照两轴五横的道路规划布局,加快了城市街道建设,先后建成沫若大道、生态大道、金广大道、德胜大道、劲松大道等城市干道10余条,修建了铜河西路、文豪路、绥山西路、韩王路、福田路、港口路等城市道路20余条,修建了花园街、沫水街、玉溪街等街巷10余条,城市街道总长达50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道路网络,构建了完整的城市骨架,具有了完善的城市分区,城市交通四通八达,人们出行便捷。

(三)城市绿化、亮化情况。

一是截止2018年底,沙湾建成区绿地面积为301.62公顷,其中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87.44公倾,绿化覆盖面积为340.8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23%,人均绿地面积为12.13平方米。己建成沫若文化广场、嘉农迎宾广场、德胜休闲广场约8万平方米。己建成了黄桷树小游园、丰都庙小游园、彩虹桥桥头绿地等多处街旁绿地约12万平方米。二是截止目前,沙湾城区共计安装了城市照明路灯2195套,7156盏,路灯控制箱46套。城区街道装灯率达到100%,路灯亮灯率达到98%。

(四)市政公用事业方面。

我区采取了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社会筹资等形式规划建设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公用设施,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1992年筹建了沙湾自来水厂,结束了沙湾无自来水厂的历史,沙湾城区日供水量达到20000方,取缔了城区打井抽水的现象,让广大市民喝上了放心水,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1999年组建了乐山峨沙天然气有限公司,建设了峨沙输气干线,广大市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结束了沙湾城区长期使用蜂窝煤的历史,净化了沙湾空气环境。2008年修建了沙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吨,收集处理了沙湾城区及周边乡镇产生的生活垃圾,结束了沙湾长期无垃圾处场的日子,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污染大渡河水域的现象,目前生活垃圾全部送往市中区集中焚烧处置。2009年修建了沙湾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5万吨,有效解决了城区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有力改善了人居环境。

二、城市建设目标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主线,统筹推进沙湾城乡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坚定“工业强区、文旅兴区”的发展主线和“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规划为龙头,以市政基础设施为载体,以铜河文化和沫若文化为内涵,通过不懈努力,让城镇功能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城镇化质量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城市建设路径

按照与峨眉山、乐山大佛错位互补协调发展的规划思路,“工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生态与环境同步优化”的规划定位,以大渡河骑游绿廊、峨沙康养休闲走廊“山水双廊”建设为载体,大力拓展峨眉休闲康养旅游第二空间,打造“乐山旅游第三极先行区”。以大渡河为轴,实现两岸城市功能互补、产业相互配套,河东(太平-碧山-踏水片区)与乐山高新区、冠英新区连片发展,打造以文旅互动、居住、康体度养、空港服务主题的“河东新城”;河西(沙湾-嘉农片区)与苏稽新区共融共生,依托大渡河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乐水小镇”和“沫若文化城”。

四、乐水小镇建设举措

(一)乐水小镇建设理念。

围绕做活大渡河“水”文章,依托大渡河安谷电站形成“三河九岛”,与大渡河湿地公园建设有机结合,营造以沫若文化为龙头的沙湾文化体系,打造“一半湿地一半城”的湿地水乡,建成后将成为以沫若文化、铜河文化和亲水乐水为特色,集观光、休闲、康养、度假、运动、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文化生态亲水休闲度假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二)多措并举快速推进建设。乐水小镇各项目正有序推进。

1.总投资约15000万元,长度10.28公里的乐沙城际生态大道(沙湾段)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成为了大渡河湿地公园、乐水小镇连接乐山市中区的主要城际干道。同时坝上部分已完成长度约10公里,面积约8.5万平米,投资1500万元的大渡河百里风光骑行绿廊沙湾起点段项目,形成库区观光、休闲景观长廊。

2.1200亩湿地主题花海已实现土地全流转和花海种植,目前湿地花海项目已连续2年成功运营。

3.医康养度假村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医康养度假村已完成康养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市政及室内装修,医养中心也已完成主体工程。

4.成功引进了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在湿地公园落地建设水上运动中心训练、培训、表演基地,并于2017年6月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

5.完善乐水小镇内外路网,外部总投资8亿元的“四路两桥”项目已完成PPP入库及投资人招商,目前已全面进入施工过程,其中沙湾至谭坝段路基建设已初具雏形;小镇内部东西、南北主干道、环岛路、沫东大桥、主干道管廊正抓紧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6.总投资6.85亿元的安谷电站、沙湾电站生态环保工程正加快建设,生态湿地恢复工程已全面启动。

7.投资近3亿元的沫若文化广场、沫若文化剧场、迎宾广场及生态大道30米生态防护工程均按程序完成了规划方案、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并完成了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其中沫若文化广场、沫若文化剧场将于2020年2月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8.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迅速开展大渡河乐山至金口河段骑行绿廊沙湾段百里风光骑行绿廊的规划设计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方案设计,正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完善中。

9.区委区政府为加快推进大渡河湿地公园建设,与川投集团达成一致协议,并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通过川投集团平台,整体包装、策划、招商、运营乐水小镇开发建设。

10.区委区政府为优化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运营,采取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拓宽思路谋划发展,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模式,提升大渡河湿地公园的规划合理性、建设科学性、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相继考察了陕西袁家村、云南保山湿地公园、贵阳花溪湿地公园等项目。

五、沫若文化城建设举措

(一)沫若文化城建设理念。

以郭沫若故居为中心,协调与老城历史文化遗存关系的原则,挖掘沙湾历史文化文脉,可部分恢复历史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沙湾文脉精神和特色风貌。坚持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优先发展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协调好火车站站点布局与城市功能区、故居片区的关系,解决交通连接问题。突出沙湾地方特色,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将沫若文化、铜河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塑造沙湾文化城新品牌和新形象。

(二)全方位打造沫若文化城。

1.在老城区东南西北各方向做好门户功能打造。东面依托乐沙快速通道(G348线),已在大渡河二号桥以东建设城市入口景点,树立沫若故里四字的石壁,凸显沫若文化城主题;下一步将东面的太平镇打造为数据小镇,彻底改变东面城市形象。南面在大渡河一号桥至美女峰山门之间,打造城市入口节点,并对沿线农房进行提升改造,统一风貌。西面打造成昆复线乐山南站,并建设站前广场,做好沙湾铁路交通门户。北面与乐水小镇相接处,已通过滨河路提升,及前期开发建设的阳光城、西山水岸、罗马假日、银杏国际等商住小区,打造出一座现代新城,下阶段将继续开发建设十里银滩、玖熙堂、金沙首座等商住小区,并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2.重点对郭沫若故居周边改造,凸显沫若文化城主题。以郭沫若故居为中心,有条件有节制的部分恢复展现沙湾历史风貌格局,主要分为保护、修缮、改造、复建、整治几个阶段;并将整个地块分为三大功能区,暨沫若文化园区、沙湾民俗文化园区、沙湾老街。沫若文化园区包含沫若文化苑、故居和余溪路北侧沙湾传统文化园,主体功能为文化设施,以国学、书画、诗歌、艺术功能学习体验为主,休闲商业购物为辅的综合文化类游览区;民俗文化园区,位于余溪路南侧用地内,主要包含民宿文化街、酒店、小型剧场、餐饮等功能,将沙湾本地传统民俗活动和铜河文化展现,通过表演、休闲体验、交流观赏等活动将游客融入其中,达到深度体验沫若文化城的目的;沙湾老街,位于原沙湾正街,以沫若故居为核心,通过修复天后宫、郭家祠堂、文昌宫等建筑各恢复部分沿街现有老建筑、院落,部分还原沙湾老城风貌,提升老城旅游价值和可观赏性。

3.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内涵。2019年正实施的城市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新建建筑垃圾处理场及建渣综合利用设备等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为打造精品城市,提升城市内涵,今年还启动了第一期“精品街”建设、百个城市小景点建设,通过人行道改造、沿街建筑立面改造、管线下地、行道树更换、城区小节点景观设计等方式,既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又提升了城市吸引力;今年还新修建了城市档案馆、妇幼保健院、沫若文化广场、沫若文化剧场、幼儿园,以及沫若中学提升改造,让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罗成银)

来源:沙湾区住建局

畅谈编辑部

江西农业官网

越野世界杂志-在线征稿【官】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