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装装修资讯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装修效果图

焦作翻新房装修哪家好喜讯博爱县司法局王基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0日    点击:[2]人次

王基路,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博爱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参加司法行政工作32年来,他热爱司法,专研人民调解,成功调处各类民事纠纷;勇于创新服务,形成了以他名字命名、享誉全省的“王基路民调品牌”。

“三理融合”成为“民调专家”。他扎根基层坚持终身学习,通过自学,先后拿到法律、汉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心理学四个本科文凭,成为基层政法界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刻苦钻研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修于心,外化于行”,用好“和”这个中华文化精髓,来指导民事调解工作;坚信“高手在民间”,向数十位乡村“五老”求教,汲取民间调解精华,成为融“法理、心理、情理”于一炉的行家里手,被前任县委书记誉为“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扑下身子能干大事”的人才。他和“调解专家团”成为县委、县政府信赖的“马前卒”和“先遣队”。在他的引领和推动下,博爱县构建起“大调解”格局,“专家团+乡镇司法所调解+村街调解员”纵向调解上下贯通,“司法+公安+法院+信访”横向调解协作联动,“司法+N”,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专业调解有声有色,90%的民事纠纷化解在基层。省内郑州、新乡、济源、省外山西忻州、甘肃兰州等十余个县市来博爱学习取经。

“三资治理”当好“经济先锋”。针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中的共性问题,贯彻“预防在先、源头管控”原则,率先在全市建立健全了集体经济合同司法审查制度和集体财产处置招标制度,建议在乡村振兴中加强扶贫资产监管,实行“专门计账、专项用途、专人管理”,确保“村财乡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针对工业集聚区“僵尸企业”资产闲置、资源浪费、融资掣肘难题,全县实行“府院联动”,王基路同志成为“法律服务专家团”核心成员,参与团队对复杂疑难问题“专家会诊”,提供个性服务,化解涉企纠纷248件,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500余亩,通过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彻底实现“腾笼换鸟”,新引入企业27家,为财政税收提供了稳定持续的“源头活水”。针对行政争议“机关败诉多、程序空转多、信访多”的特点,建议县司法局率先在全省设立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心”,2022年全县排查行政纠纷争议256件,行政机关化解170件,中心化解75件,化解率96%。河南省高院院长胡道才专题调研博爱县府院联动破解“僵尸企业”难题、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重塑官民和谐关系特色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三个创新”续写“博爱经验”。一是引领民调“赋能”第一案。鉴于人民调解协议认可度低、反复度高的“痛点”,他敏锐抓住机遇,善于运用《人民调解法》第33条有力“武器”,协调法院,为一起生效的人民调解协议下达裁定,成为全省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有效的第一案。积极协调建立起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衔接工作机制,该机制在全省业务竞赛中荣获第一名。2011年以来,全县民事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实现了社会和谐、节约司法资源“双赢”。二是服务“调解”编指南。针对交通肇事、工伤、医疗等民事纠纷中群众赔偿程序、计算、标准及方法“内行查翻手机,外行有怀疑”。王基路同志进行梳理,自主编印成《房屋翻新纠纷解决方案》《交通肇事、医疗等人身侵权赔偿标准手册》等“小册子”,印发全县政法部门、信访部门调解人员,被誉为调处纠纷过程中便民高效的“操作指南”。三是治理“医闹”闯新路。2012年,针对“医闹”乱象,王基路同志从多年调解实践出发,牵住医疗纠纷是医疗技术纠纷这一“牛鼻子”,强调必须突出医疗鉴定这一关键环节,健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业人员调解”机制,从根本上遏制了“不信科学信闹丧”这一恶习,截止2016年全市统一建立医疗保险理赔工作机制,开创了全县连续五年医疗纠纷“百分百和解”“零诉讼零信访”记录。

由于坚持不懈,成绩优秀,王基路同志先后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全省安全稳定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全国平安医院先进个人”“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等40余项荣誉。

来源:博爱司法行政在线

声明:刊载文章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大众文摘网站

广东安全生产技术官网

临床医药文献网站

信息与电脑

  • 友情链接